連作照片攝影       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劉錦春

    在國外的攝影圈中,利用【連作照片】的方式攝影比賽者可說屢見不鮮,尤其日本是攝影的先進國,更是喜歡用【連作照片】來強調某主題,使得大家對主題內涵有更深的了解,但在國內的【連作照片】一向不多,舉辦攝影比賽單位的簡章常常出現【連作不收】的情形,雖然有時候會遇到【連作照片】的比賽,但仍收件不多,素質不一,查其原因,大多緣於對【連作照片】的構成和表現方法不盡了解所致。基於相互切磋及提高【連作照片】的水準,僅將愚見提供參酌。


    所謂【連作照片】就是對攝影作品的創作,無法以單張完整表達時,可用二張以上照片,在不重複、不省略,卻能相互關連下,予以組合連接並共同表現一個主題者。事實上【連作照片】因表現的型式與內容之互異,種類頗多,不過基本上可劃分為【連續連作】、【組合連作】及【故事連作】三類。




一、連續連作


    就像電影式的連續畫面,用同一角度、同焦距、鏡頭拍攝同一主題在一段時間內的連拍動態過程。因這樣的連續在視覺上較易流於平淡,因之欲求作品的活潑和視覺上的強化,除應選擇富有【變化性或趣味性】的題材外,亦應注重一定時間內的【感情和姿態】的變化,否則就像流水式的連續畫面,將毫無意義。亦即【連續連作】照片,如單求外在形態的連續,則非常簡單,如欲求內在(內容)的表現則相當困難。而內容的表現應視作者的表現意圖而定,如果沒有好的表現意圖,則內容也將無法豐盛。




二、組合連作

    凡以內容相同而且能各自獨立之數張照片共同表現同一主題者屬之。組合連作,其最大特質在於每一張作品均具有獨立的觀賞性和內容的相似性,因之在拍攝時無論其【攝影對象】,【攝影的時間和空間】是否相同,均無關緊要,只要所表現的內容都是同一主題,而且可以獨立存在者,即可予以組合連作。


兹擬下列五點予參考:


1、拍攝同一主題內容或同題材作品。


2、不限攝影地點與時間(包括年代)所完成的作品。


3、不受任何表現手法,攝影角度之限制完成之自由創作作品。


4、能獨立成為夠水準之單作又可以和其他成為連作之作品。


5、每單作要保持均一的水準,不可參差不齊。


 




攝於不同地、不同時的同一題材,每一張的構成與表現非常優越,可單獨欣賞成為單張作品,也可組成為【組合連作】。連作更能廣闊的表達作者對【根源】含蓄的深淵內涵,是一組標準的組合連作。


三、故事連作


    凡使用數張的照片以述說故事的方式共同表現同一主題之情節者,此類照片大都將主題分為幾個段落來描述,所以在表達上應注意【時間性的連續】或【空間性的發展】。【故事連作】的每一張作品都應該是整個故事的 一部分,並且要負起局部情節的描寫及故事內容的連貫與發展。如果每張單作缺少此種特質,則內容的表現將殘缺不全。所以從事【故事連作】,除了要了解其題意外,亦應預先安排其情節,並設計故事發展的程序,如電影的劇本是最佳比喻,電影要有主題【故事】,其劇情【有頭有尾】,片中有序幕,劇中有高、低潮,有曲,有轉折,要大場面,也要小節,這些電影中的重點情節,加以巧妙的選取單作予以組合,就是一套道地的【故事連作】。


【故事連作】與【組合連作】常無法分辨清楚,這是必然的現象,因此不必也不需刻意劃清,只要能表達創作意圖,讓人人接受,才是最佳的成功連作。


 


     以上所述【三種連作】只是基本的型態,在實際的表現上,尚有上述三種的混合方式,例如【連續性的故事連作】,以及數以百張按情節分段表現的【專題影集的連作】等(即桃城美展的動態影像)均屬於【連作表現法】。但是在原則上還是上述三種型式的混合或演變。所以只要融合貫通那三種基本型式,則創作上當受惠無窮。


 【連作照片的主題表現】


    主題是作品的表現中心,缺乏主題的作品將無法明確地顯示作品含意。由其【連作照片】,如果缺乏主題的引導,則連作的每一單作照片將難適當的表達。同時也喪失了【連繫性】和【呼應性】。一組沒有主題的連作就像一盤散沙,只會予人散漫、雜亂的印象。又主題故事先確立,對連作而言,是絕對必要的,但對單作照片而言,並非絕對必要。當連作的主題確立之後,應加以調查,研究分析,然後訂出拍攝計畫,以利拍攝之進度,拍攝計畫的擬定通常要注意下列幾點:


1、組合連作照片的表現順序。


2、主題的強調重點。


3、全體的說明。


4、局部的特寫。


5、連繫的作品。


6、其他應特別強調的人、事、物。


以上項目只是一項原則,事實上這些項目應視主題的需要以及作者的表現意圖而增減,絕非一成不變。不過必須強調主題和前後情景的描寫,通常是不可或缺的,否則極易形成前後呼應不諧的弊病。至於表現的形式究應採取【連續連作】、【組合連作】或【故事連作】則應視題材的性質及表現的意識而定,只要表現形式能圓滿地呈現主題和內涵,即算達到目的。


 


連作的構成與張數


    連作的構成與張數並無特定規則,只要能精簡扼要,強而有力,能顯示主題的意識,則張數的多寡並不是重要關鍵。其實有關攝影比賽是否連作,以及對連作的構成與張數的限制,徵件簡章都有明確而詳細規範,作者應予貫通了解。


    以上所介紹的連作照片均為典型的傳統基本方式,如果能按部就班,中規中矩的作品,應該不會太難。尤其現在的攝影技術已進入了數位時代,對攝影發展神速,一日千里,每個人的想法日日新,求進求變,應是理所當然。希望攝影同好能有嶄新的思維和智慧,向前邁進創作,勇敢挑戰,成功就會到來,祝福之。


 


容易連作之題材:


荷花、殘荷、古厝、廟會、老人、小孩結婚、工作者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無界藝術攝影會 的頭像
無界藝術攝影會

無界藝術攝影會

無界藝術攝影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